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随着社区消费的供给设施持续完善、场景不断创新、经营主体有序壮大,便民生活圈建设将在惠及百姓生活、恢复和扩大消费的同时,进一步畅通城市经济微循环
家附近有个修鞋铺子,除了修鞋,还能帮配钥匙、修理自行车。前段时间小铺子一直不开门,有点“小修小补”很不方便。打听后才知道,由于铺位租金涨了,店老板负担不起,只好迁走了。
如何引导这类便民小店铺回归?近日商务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《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(2023—2025)》提出,规范有序发展集修鞋、配钥匙等“小修小补”于一体的社区工坊。此举一出,不少网友点赞。
近些年,由于经营成本高、盈利能力弱等因素,“小修小补”类的小店在减少。这些小生意一头维系着众多小微经营主体的生计,一头关乎居民的便利生活,想引导其规范有序发展,既要激发前者的活力,更要扎根后者的实际需求。
激发活力,应把降低小店铺经营成本放在首位。“小修小补”类生意本小利薄,场地租金往往占据经营成本的大头。相关部门不妨在税费减免、纾困帮扶等方面给予适当优惠,或者在规划便民生活圈的同时,为其预留一定发展空间。比如在上海,一些街道牵头设立社区工坊,以低于市场价的租金吸纳配钥匙、修锁、缝补、理发等小店提供便民服务;在山东潍坊,有社区为修自行车、修鞋等摊点规划专门区域,助其平价经营……这些做法既能促进规范有序管理,也为小店生存提供了条件。
扎根需求,则须引导小店升级经营模式。仅专注“小修小补”,市场容量有限,小店的盈利能力往往较弱。如果能集纳多种便民需求,有利于招徕更多消费者。一方面,有条件的“小修小补”从业者可以积极更新技能,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务;另一方面,也可以寻找便利店、社区超市等合作经营,实现“一店多能”。此外,借助数字化手段为小店赋能也是个不错的选择。近期“重庆发布”公众号上线的“小修小补便民地图”,就通过线上供需对接,让“小修小补”的“小事”成为多方共赢的美事。
总的来看,引导“小修小补”规范有序发展,只是积极推进便民生活圈建设、补齐便民服务设施短板措施中的一步。截至今年6月底,前两批80个全国试点地区积极拓展便民生活圈覆盖范围,累计建设2057个便民生活圈,服务社区居民4201万人。随着社区消费的供给设施持续完善、场景不断创新、经营主体有序壮大,便民生活圈建设将在惠及百姓生活、恢复和扩大消费的同时,进一步畅通城市经济微循环。
《人民日报》(2023年08月24日11版)
关键词:
版权与免责声明:
1 本网注明“来源:×××”(非商业周刊网)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。
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,文责自负。
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,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
4 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。